Shownotes

I have deep affection for Shanghai, just like many others. The city captivates me with its incredible diversity, inclusivity, convenience, and rich cultural heritage. Strolling from the picturesque banks of the Huang Pu River to the splendid Jing An Si, I relish the energetic atmosphere that encompasses both towering skyscrapers and historic architectures dating back eight decades.

However, I am among those who have made the decision to leave Shanghai. My motivation stems from a desire to reclaim ownership of my time and lead a simpler life. Rather than being engulfed by consumerism, I seek solace in being surrounded by nature.

Although I have mixed emotions, I still yearn for Shanghai and cherish the memories it holds.

The five words we will cover in this episode are: “多亏了”, “包容性”, “类型”, “消费主义“, and ”精致”.

To get the most out of this podcast, we recommend using our free curated transcripts (in Chinese characters, characters with Pinyin, and English translations) and YouTube video with bilingual subtitles (and a city-walk video!).

Transcript:

YouTube Video


Transcript (full version please see PDF)

大家好,欢迎来到沉浸中文,和我一起从现在开始说中文。

不知道听众朋友里有多少人去过中国,又有多少人去过上海呢?我虽然不是上海出生的,但我非常喜欢上海。所以今天的这一期内容,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上海,为什么我喜欢上海,但后来又为什么我离开了上海。

首先我和大家聊一聊我在上海生活的经历。我大学本科其实是在南京读的,南京是离上海很近的一个城市,坐高铁的话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我大四,也就是大学第四年的时候,就经常到上海做实习。那时候我常常周末坐车从上海回南京,然后在周二的时候又坐车从南京到上海。因为我周一的时候需要上一些课程,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要这样来回地跑,这里边有几个原因。一个原因呢,就是我本身非常喜欢上海,也很希望能够有机会在上海生活和工作,因为上海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实习机会。多亏了我在上海的实习经历,我大学毕业之后顺利地在上海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然后我就一直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直到我离开中国之前。

为什么我这么喜欢上海,为什么我大学的时候要每周往返于上海和南京之间,这其实可以回到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城市让人幸福。这其实有几个标准,而上海符合里边的大多数标准。比如说,上海是一个对行人和自行车友好的城市。如果你是来自美国的朋友的话,也许你非常习惯了需要开车的这样一个城市设计,但是在上海就不一样。虽然开车也能够带你到绝大多数地方,但是公共交通或者自行车或者只是行走也能够到很多地方去。我在上海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从城市的一端到另一端,这一路走过去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景色。比如说,在上海的东部或者说“浦东”就有非常多的高楼大厦,但是在上海的西面,也就是“浦西”,城市的风貌就很不一样。有很多的老房子,也有很多街边的咖啡馆、商品店等等。上海的城市中间有一条很长很宽的河,我们叫它“黄浦江”。沿着黄浦江有非常好的行走的地方,可以让行人顺着河走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也是上海非常吸引人的一个景点。

总之,上海是一个非常适合从城市的一端走到另外一端的城市,这样一个城市。如果你是一个人在城市里面逛,那你可以欣赏街边的建筑或是各种各样的商店。但如果你是和朋友一起逛,你们就可以边聊天,边走路,又继续走。累了就在咖啡馆坐一坐,然后又继续走。我真的很喜欢这样的回忆。

第二个原因呢,就是上海有非常多的文化活动。什么是文化活动呢?可以是不同的美术展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演出,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演唱会等等。上海还有很多的书店和咖啡店,你可以在那里学习,也可以和朋友见面。我在上海的时候就经常参加那里的语言交换活动。我记得大概七八年前我就在上海参加一个中日韩的语言交换活动,也就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我听说这个语言交换的活动到现在都还在继续进行着。

上海也是一个非常有包容性的地方。你可以穿很奇怪的衣服在路上走着,你也可以遇到很多不一样的人,和很多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交朋友。所以,如果一个人他是从事艺术相关的,这样一些工作的话,那上海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第三个原因就是上海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地方。我当时大学毕业的时候想学西班牙语,然后我在网上一搜,发现离我家很近的地方就有教西班牙语的。后来我又想学吉他,然后也发现上海有几家不错的吉他工作室。上海健身房和咖啡厅的密度也是相当地高。基本上,你想要的一些服务在家附近都能够找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到城市里生活的原因,因为城市就是一个让你生活变得更方便的地方,而上海就是其中的典型。

但为什么后来我又离开了上海,离开了中国,来荷兰生活呢?这里边也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当我在上海的时候,我觉得我非常的渺小。也许有的朋友知道,上海的人口在2019年有2000多万,相比之下,荷兰一整个国家的人口也就才1700多万人。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城市,我非常容易的就觉得自己非常地渺小。当时我工作的地方在陆家嘴,也就是浦东,那一块非常多高楼大厦的地方。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从地铁口里走出来,密密麻麻的人就像蚂蚁一样,而我也就是蚂蚁之一。我常常就在想,是不是其他人也是这样觉得的呢?为什么我一定要和其他人一样呢?为什么我不可以做不一样的人呢?这在我刚开始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就开始有这样的怀疑了。

第二个原因也和人口有关,在上海如果你想在市中心租房子的话,房租非常地高。所以当时我租的房子离我的办公室其实有一段距离。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每天当我从家里出门到办公室去上班的时候需要坐地铁,而地铁上人特别多,有时候你甚至需要排队进地铁站。进了地铁站之后呢,你还需要排队上地铁,在地铁上根本一点站的空间都没有。这其实非常大地影响了我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幸福感。

第三个原因就是消费主义。消费主义在上海是非常明显的。当我在上海的时候我和朋友约出来见面,90%的时候我们见面的地方都是在商场里边,要么一起去看电影,要么一起去餐厅里吃饭,要么一起去买东西。总之,就是各种各样花钱的地方。因为上海真的太方便了,到哪都可以买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这样真的好吗?我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吗?我其实只是想和朋友一起度过一段时间而已。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就只是去公园里逛一逛呢?这只是上海消费主义的一个侧面而已。如果你在上海的市中心走着,你会看到很多打扮得非常精致的男男女女,也会有各种各样精致的商店和咖啡馆供你选择。这虽然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但也让我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

最后一个我离开上海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上海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问题。那就是工作加班。也许有的朋友也知道,在中国加班现象非常地严重。不管是我自己还是我身边的朋友,所有人都需要加班。我也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工作需要做。但总之,我是没有自己的生活的。但我并不想我这一辈子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工作。所以当我后来得到离开上海或者离开中国的机会的时候,我也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说了这么多上海好的和不好的,但其实我还是非常想念上海的。想念上海的生活,一起在那里的朋友。如果我是以一个游客的身份回去的话,我会非常地享受上海。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上海,如果你去过的话,你喜欢上海吗?欢迎和我分享你喜欢的城市以及你喜欢这个城市的原因。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一期播客当中出现的几个有意思的单词吧。

第一个单词是”多亏了”。多亏了你的帮助,我才能及时完成作业。

第二个单词是”包容性”。其中的”什么什么性”就相当于英文里的”-ness”。我们的公司倡导包容性,欢迎不同背景和观点的员工加入。

第三个单词是”典型”。这个案例是典型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学习。

第四个单词是”消费主义”。其中的”什么什么主义”就相当于英语中的”-ism”。比如说,理想是”ideal”,而理想主义就是”idealism”。现代社会,大部分人都被消费主义所影响,追求物质享受。

第五个单词是”精致”。这家咖啡店的装饰非常精致,环境优雅。

那以上就是这期播客的所有内容了。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Categories: Podcast